守望丨成“屋”在胸 吊脚楼上的“总工”

2024-11-29 08:41

守成于心,行之所望。专栏《守望》一起探寻文化根脉,守望精神家园。

不需要一根铁钉,早已了然于胸的木材卯榫结构,让他们如同搭积木一般,就能建造起村民们居住的吊脚楼,“掌墨师”就是这项搭建工程的“大脑”。今年77岁的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报德村村民杨昌义就是这样一位“掌墨师”,在近50年的“掌墨”生涯中,建造了280栋吊脚楼,古老吊脚楼的营造技艺就在他手中墨线的一弹一划间传承着。

走进报德村,灰色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星罗密布。在一栋三层吊脚楼上,杨昌义在木料上勾勾画画,准备给老房子换块木板。身旁,一个墨盒,几根墨线,一把尺子,是他最惯用的工具。

在苗乡,建房子是大事情。

苗族同胞们居住的吊脚楼被称为“半干栏式”木结构建筑,是用竹、木等材料在30到70度的斜坡上搭建而成,上部多靠山,下部呈镂空状。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屋主需求,设计建房图纸的就是“掌墨师”。

用多少柱子、设多少梁、放多少檩,“掌墨师”定;什么地方开孔槽、什么地方放连接木笋、什么地方衔接,由“掌墨师”弹墨线……因此,“掌墨师”也被称为营造吊脚楼的总工程师,深受村民敬仰。

杨昌义的父亲就是远近闻名的“掌墨师”。打小,杨昌义就给父亲打下手。耳濡目染下,从最初的裁木料、去树皮,到后来的计算面积、空间构造,杨昌义进步飞速。

盖吊脚楼虽然没有定式,但无论怎么变化,确保整屋受力的均衡是建造的重点。杨昌义说,最难的是要做到心中有图、胸中有数。“画墨线等涉及尺寸、位置和形状的精细活,不仅需要对整栋房子的结构、尺寸、位置、形状等了然于胸,还要精准计算和画出部件上凿孔开眼的位置和尺寸、方向,还有就是整栋房屋各条进出管道的设计,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这是考验木匠最终能否成为‘掌墨师’的依据。”

1973年,26岁的杨昌义出师了,独立“掌墨”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他现在的老屋,一栋历经岁月风吹雨打,仍“坐”得端端正正,没有一点位移和倾斜的吊脚楼。杨昌义回忆,那时候,这房子能不能建好,全村人都在观望,父亲也在看。“新房建成那天,大到承重的梁柱,小到榫卯的咬合,父亲都一一检查,还说,‘你小子建房,担心得睡不着,生怕把房子建塌咯’。”

因为脑子活,干活快,建造的房屋设计合理、牢固结实,杨昌义的名气越来越大,徒弟越带越多,起的新房也不仅仅在村子里,他和徒弟们的足迹遍布了凯里、麻江等地,在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上,给苗家人建造着吊脚楼。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杨昌义满脸骄傲。“我记得村里有个数学老师请我给他建房子,他对我画图和计算的方式很好奇。我跟他说了半天,他回去算了一个多星期,才算明白。”

2015年,杨昌义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12月,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贵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村民在建新房时会选择砖混结构。一些念旧的村民,会将顶楼建造成木楼,杨昌义带出的10多个徒弟仍活跃在各个苗寨。现在,传承是他最大的牵挂:“我这一辈子起房子,现在我老了,退休了,希望徒弟们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黔东南台 胡敏 吴鹏程 李畅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