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枫塘坝区:拎稳保供“菜篮子” “蔬”写增收新路子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兴义融媒 | 2024-11-12 12:41

黔西南州枫塘坝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采取“公司+大户+农户”的模式,通过轮作种植的方式,全年无休发展豌豆尖、菜心、香菜等蔬菜产业。在保供兴义本地“菜篮子”的同时走出山区,远销广西、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蔬”写出一条绿色致富的新路子。

在枫塘坝区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农技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取样、测距、称重,对菜心、豌豆尖种植密度进行实测记录,并开展测产工作,通过详细的数据来全面把握产业的发展情况。

兴义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推广股工作人员王廿说:“我们这一季的豌豆尖是可以采8~10茬,然后我们今天测的话是第四茬,产量是160斤,它平均亩产的话大概是在800斤左右。我们菜心的话是大概可以采4茬左右,我们今天测的话是第三茬,产量是400斤,预计亩产的话可以达到1600斤。”

今年秋冬季,坝区抢抓农时茬口,选准“短、平、快”的豌豆尖产业,在10月陆续种植了400多亩豌豆尖。目前,成片的豌豆苗翠绿欲滴,长势喜人,正争“鲜”上市。

枫塘村蔬菜基地技术指导何加稳:“我们现在是供不应求,都是卖到现在是市里面,它的价格的话高的时候有卖到5块6块,最低的时候也就是卖到2块3块这个样子。”

坝区采用“豌豆尖+香菜”的种植模式,让土地全年无闲。在保证蔬菜稳产,增加土地利用率,实现“一田双收”的同时,还能实现绿肥返田,使土壤更加肥沃。

枫塘村蔬菜基地技术指导何加稳说:“豌豆菜我们从10月开始种到翻过年3月份。种香菜也就是从3月份种下去,到4月5月这个阶段就开始收,也是和豌豆菜是种法是一样,全部就是按批量。长年累月这个地里面都有活着物。让我们也有更高的产量,更高的效益。”

与此同时,基地还以市场为需求,通过引进贵州德利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起菜心产业。结合种植时节,企业通过错峰种植、分梯度种植,确保菜心持续上市“不断茬”。

贵州德利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查方田说:“现在我们这边都是种的是迟菜心,还有尖叶80菜心,我们贵州的气温基本上合适这些。总共我这点总面积是有93亩。有循环的,播种还有种植的品种,有播种的时间来互相安排,它就能接得上。”

得益于灌溉便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适宜条件,加上种植户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采收的菜心品质上乘,供不应求。

贵州德利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查方田说:“老板他看到品质这种菜他看好买,他就自己会联系,根据各个地方的这种品质(需求)发出去给各个地方。一般分等级来说,一二级要发深圳、广州。如果是第三等菜,那么我们就发南宁,还有广西百色。”

各种蔬菜种植周期短,可以进行多次轮换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平时的用工需求量很大,用工种类也多,一年下来可以带动大量群众灵活就业,切实促进百姓持续增收。

务工群众王大琴说:“这个菜割大小都是5角钱一斤,5毛钱一斤割下来了,菜好了,那么割得到一百把两百斤。平均拉扯了,那么也是有100把块钱一天。有菜就割菜,没得菜的话又捡苗又做杂工。基本上活路都连起来的。”

枫塘坝区正以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走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当地也将立足资源禀赋,坚持“提品质、强品牌、延链条、增效益”思路,持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枫塘村蔬菜基地技术指导何加稳说:“我下一步还是再想着继续把我们周边的产业再扩大,带动周边的农户来,我们这里,给他扩展,来我们这里务工也好,还是参与我们的产业,希望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发家致富,让更多的人能够奔向小康。”

 

记者:李蕊丽 张懿

编辑:卢梓和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