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 姚林:玩转新农活 走好产业路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4-30 11:45

1988年出生的姚林从铜仁学院初等教育专业毕业后,顺利考进黔东南州凯里市三棵树镇人民政府,虽考上大多数学生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但姚林的内心却十分挣扎,一心想着回家乡发展产业,为家乡的未来尽一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姚林接触到一位农户养殖七彩山鸡,漂亮的外观和好吃的肉质让他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经过多地考察,姚林最终决定了在家乡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彰寨村发展特色产业,并成立玉屏贵圆龙七彩山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然而,家境一度贫困的姚林,创业资金根本无从着手,几经找人帮忙,总算贷款了5万元,姚林精打细算,初次购入了800羽山鸡苗进行放养。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

不断摸索  开拓发展

创业初期,由于经验不足、鸡舍选址考虑不周、基地田地面低洼潮湿,七彩山鸡成活率严重受影响,最后只剩下不到200羽。贷款花差不多了,产业却没见成效。姚林内心受挫,但没想过放弃,姚林了解到市里对于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金扶持项目,便积极申报,总算解了燃眉之急。依靠创业扶持资金贷款的8万元,姚林的七彩山鸡养殖这才走上了正轨。

总结前期经验,姚林把鸡舍建在位于半山腰的自家山林中,装上围栏,将每个养殖划分区域,周期进行轮换,同时扩大养殖规模至2000多羽,当年收益达10多万元,除去前期的贷款还有结余。后来,姚林的鸡舍被修建公路征用,利用补贴的20万元还清贷款后,把剩余资金全部投入养殖场,同时把鸡舍建到山顶,继续扩大规模。

姚林的七彩山鸡养殖产业成效显著,村集体入股资金50万元,每年按照利益联结给贫困户分红3.8万元。同时,姚林还免费给周边村寨养殖户传授经验,辐射带动了4家合作社顺利发展七彩山鸡养殖。从养殖到种植,从种植到生产加工,从村民到合作社,从产业效应到脱贫带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姚林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基地新建18个养殖区,以“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年销售总额165万元,带动676名脱贫户就业。同时以土地流转方式让村民的荒地、荒山等资源转变为产业用地,受益农户422人。

继往开来  带动发展

为了跟上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姚林与长岭供销社及返乡青年姚勇、姚迟、黄伟等共同筹资,成立农机合作社为山地农业机械化高效发展。从成立之初的5人发展到如今的32人;农机设备从仅有的4台旋耕机发展壮大到现代先进农业机械设备84台,其功能覆盖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烘、储、加工、销售、维修及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采取“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特色产业”模式,为群众提供农机耕种、无人机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参与全县农业产业大坝建设,在田坪镇庆寨村、彰寨村、新华村、五里桥村、田坪村、朱家场镇茅坡村等坝区流转土地3200余亩,以“党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了西兰花、麒麟西瓜、辣椒、优质水稻等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效带动周边220余名脱贫户及困难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

党建引领 创新示范

2021年6月,姚林在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让党员有了自己的“家”,提升了党员同志们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以党建引领农机队伍拓产业、促增收,把发展特色、精品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党建+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多元发展模式,鼓励有劳力的困难群众就近务工赚“薪金”,从事非农产业的贫困户土地流转赚“租金”,村集体经济参股经营赚“股金”。依托农机设备的优势在玉屏县田坪村、五里桥村、彰寨村、新华村、庆寨村以及茅坡村共计流转土地2300余亩,以“党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了西兰花、麒麟西瓜、辣椒、优质水稻等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效带动周边15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务工人员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2022年以来,大力实施以水稻机耕、机插、植保、机收为模式的水稻种植示范点5000亩,推动“撂荒地”变“藏粮田”,积极探索土地全程托管“保姆式”、半程托管“订单式”以及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工作。同时利用国家农业种植业保险政策,在保险公司投保农业种植业成本保险,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风险转嫁到合作社身上,农民不需承担任何风险,让土地托管有“保障”。截至目前,为全县开展全程托管“保姆式”服务1300余亩,半程托管“订单式”服务1万余亩,土地流转“甩手式”服务1000余亩。

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管理员姚勇说:“我在合作社工作4年了,在姚林的带领下,我有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还学会了如何操作机械设备,他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从野山鸡养殖到农业发展机械化、智能化推广,姚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投身家乡建设的责任担当和奉献情怀。作为振兴路上的“新农人”,对于未来,姚林非常有信心。

姚林说:“农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平台,更是一个造就机遇和就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作为新时代乡土人才,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动山区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努力打造一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更好地为实现现代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