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 直击酒类包材 聚焦上下游产业链 中国酱香白酒包装设计对话会议在仁怀举行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07-16 17:08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酒包材产业逐渐成为贵州酒业发展的新焦点。

7月15日,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仁怀市人民政府主办,仁怀市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仁怀市酒业协会、新亿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酱香白酒包装设计对话会议在仁怀举行。

作为仁怀连续第二年举办的包装设计对话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本届大会进一步精益求精,提升质量,强化服务,聚焦酱酒代表企业与白酒包装设计专业机构,以国际化视野看白酒包装设计,深入探讨酱香白酒包装设计的创新发展路径。

李颖

仁怀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颖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仁怀充分发挥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优势,按照“建链、强链、补链”要求,持续培育引进集聚一批产业项目,全力推动酱酒产业供应链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建链、补链、强链 贵州白酒包装配套率大幅提高

作为遵义市白酒产业的重要环节,酒包材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敖鸿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敖鸿提到,近年来,全省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推动白酒企业加快发展,带动包装产业同步发展,就近配套水平显著提升。

刘帮涛

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帮涛介绍,近年来,仁怀产区始终致力于酱酒首位产业发展新格局的构建,仅2023年,仁怀就新增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2家、亿元级企业7家,产能5000吨以上白酒生产企业达12家,并荣获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殊荣和2024年布鲁塞尔烈性酒大奖赛主办权,产区建设和酱酒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在大力打造白酒产业链的同时,全省着力推进包材产业链发展。

如今,贵州白酒包装配套率已从30%提升至80%左右,目前已建成5个包装产业园区,完善了以白酒包装为主、覆盖全省轻工业的包装产业链,形成了覆盖贵州及周边省份的包装配套能力。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包装工业企业18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5.13亿元。

韩雪山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执行秘书长韩雪山在致辞中提到,包材作为酱酒产业的重要环节,其高效、稳定、协同运作,直接关系到整个酱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酱酒企业、包材企业、包装设计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品牌。

味觉视觉 白酒与包材同兴共荣

白酒市场周期性调整仍在持续。上一轮行业回暖中,尤其是酱酒热的爆发,直接带动了包材市场的火热。以贵州市场为例,2018-2021年的酱酒热不仅吸引了大量资本投产建厂,也引来了大量外地包装企业落户贵州。

但随着白酒市场的周期性调整,酒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酱酒竞争步入品牌实力、品质实力、资金实力、产业耐力和企业战略等多维度的系统竞争阶段,对酒企的上下游产业链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新国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认为,加强酱香白酒包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推动酱香白酒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酱香白酒包装设计创新要加强环保理念与包装设计的结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升酱酒包装设计的国际竞争力。

程三知

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程三知也表示,“科学研判和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才能准确认识、把握、引领产业发展未来,才能更好地找准定位,明确方向,精准发力。”程三知提出,包装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平

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黄平认为,酱香白酒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在包装设计上不断创新,把市场、技术、产品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将有效地促进行业间合作共赢发展。

丁远怀

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丁远怀表示,酱酒包装设计要多创新、多创造,少模仿、少跟风,才能做出有生命力的、受人尊重的包装设计,并不是1+1>2的一个简单概念,应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王为

在酣客君丰创始人王为看来,白酒业和供应链的关系是同甘共苦、唇齿相依、共兴共荣、相依为命;酱酒产业,是酒供应链最大的金矿,贵州酱酒最需要供应链端“真创新、深创新”,要换位思考、跟进迭代,而不是闭门造车。

如今,仁怀产区已有酒类包材企业、酒类包装设计研发、印刷制作、酒品鉴馆、酱香白酒展示馆等320余家,酱香白酒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彻底改变了仁怀产区包材长期“向外求”的历史局面,也为仁怀经济发展贡献“颜值”经济。

本次中国酱香白酒包装设计对话会议的举办,为包材产业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有益于推动仁怀酱香白酒配套产业链朝着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前进,更好支撑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