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医院助力天柱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诊疗水平显著提升
自2024年5月贵州省人民医院与天柱县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肾内科专科联盟以来,贵州省人民医院选派肾内科主治医师龙昌柱作为指导专家驻点天柱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通过医疗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推动天柱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诊疗能力显著提升发展。龙昌柱以精湛医术、良好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专业、优质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团队。
龙昌柱主治医师在病房进行教学查房
技术下沉,填补多项诊疗空白
在天柱县人民医院驻点帮扶期间,龙昌柱充分发挥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牵头科室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县医院肾内团队成功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精准诊断疑难肾病,避免当地群众长途转诊;开腹法腹膜透析置管术及新式“PULL”腹膜透析导管拔除术:优化尿毒症患者治疗选择,减轻手术创伤;应用萘莫司他行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的抗凝技术:为高危出血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等4项医疗新技术。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做肾穿刺活检,不用跑省城折腾了!”多年肾病不愈的45岁患者龙女士在做完肾穿刺检查之后在病房感慨到。
此前,龙女士因持续蛋白尿未明原因辗转多家医院门诊均被建议肾穿刺活检。得知天柱县人民医院能开展这项技术后,她选择就近住院肾穿。
3天时间明确诊断后,龙昌柱医生指导肾内科团队制定了专业的治疗方案后现在蛋白尿转阴。
像龙女士这样受益于新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患者不在少数。
龙昌柱医生主导新增开展的外送检验抗核抗体谱、血管炎五项、PLA2R抗体检测等诊断项目,也让许多疑难肾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规范的诊治。
“现在不用往贵阳跑,在县医院就能把病查清楚,省钱又省心!” 患有咳血、肾衰竭的李女士说,她的病情在肾内科通过精准检测明确是血管炎后,龙昌柱医生查房时及时制定了治疗方案,没过两天病情就得到有效控制。
龙昌柱医生示教肾穿刺活检及腹膜透析置管手术
服务基层,惠及千余名患者
透析5年多的85岁患者潘爷爷满意地跟透析护士说:“因为血小板减少以前透析抗凝总担心出血风险,现在用了新的抗凝技术更安全了,也能透满时间,心衰症状好了!”。
65岁的医院保洁阿姨更是对龙昌柱医生充满了感激,曾因严重感染急性肾损伤住院的她回忆:“龙医生每天查房问诊检查时特别仔细,言语温和,连饮食和服药细节都会反复叮嘱,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们。”住院期间龙医生主导制定床旁透析方案,原本想要往湖南怀化转院的她,在天柱县人民医院两周就康复出院了。
半年来,龙昌柱医生累计接诊门急诊患者1000余人次,指导住院患者诊疗超300人次,指导完成手术及示教10余台次,参与全院疑难病例讨论14例,开展院内会诊30余次。其主导的诊疗工作不仅降低了患者外转率(仅3例需转诊至省人民医院),更通过新技术如肾穿刺、腹膜透析手术及诊断性检验项目开展等显著提升和规范了县级医院肾脏病和透析技术的诊疗水平,践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就近、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龙昌柱医生在乡镇义诊、在乡镇卫生院进行村医培训
授人以渔,打造本土医疗团队
“帮扶不仅要治病,更要传技育人。”半年来龙昌柱医生通过10余场教学查房、10多次科内讲座培训及全院学术讲课,累计培训医护人员100余人次。龙昌柱医生以“手把手”带教模式,言传身教,帮助当地医生掌握新技术操作要点及肾脏病诊疗新进展。
此外,他积极推动医院引进新的治疗药物,致力于带动和培养当地肾内科医护规范肾脏病的诊疗及优化血液净化技术,率先在黔东南州内县级医院常规开展肾穿刺活检、腹膜透析通路手术,助力肾内科获评医院特色科室,为医院肾内科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团队。
扎根一线,践行医者初心
在肾内科病房护士站的墙上,一面绣着“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除病痛”标语的对龙昌柱医生致谢的锦旗格外醒目,道出了众多患者的心声。“看到患者在本地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减少就医成本而对我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时,是我最大的动力。” 龙昌柱医生表示。
他的工作不仅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更得到了天柱县人民医院的高度认可。未来,贵州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将继续深化帮扶合作,充分发挥优质医疗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肾内科专科联盟建设,为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牵引力。
龙昌柱医生的帮扶实践,是贵州省人民医院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专科协作为纽带,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践行分级诊疗制度的生动缩影。通过技术赋能与人才培育,天柱县人民医院肾内科为更多基层患者筑起健康屏障,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这份成绩单,既是帮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新起点。
供稿:天柱县人民医院宣传科
贵州健康报 龙金毓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