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1027记者调查:百花湖防溺水工作双管齐下 “管理+服务”夯实安全基础
暑期是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易发期。百花湖作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地和热门休闲旅游目的地,水域面积广阔、岸线曲折复杂、亲水活动频繁。加之暑期游客、尤其是学生群体激增,防溺水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为深入了解基层防溺水工作的实际状况、有效经验及痛点难点,7月30日,记者来到百花湖景区开展实地采访调查。
百花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元进告诉记者,百花湖是贵阳西边重要水源地,总面积是83平方公里左右。沿湖总共是有七个村,有一万多人口。因为百花湖中间有108个岛,风景环境比较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日均有5000到1万人左右到百花湖游玩,这对他们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确保群众安全游玩,百花湖镇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管理,出台了《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攻坚方案》。同时,加强景区的便民服务,疏堵结合,让市民游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全尽兴玩水。
具体工作安排
实行区包镇、镇包村(居)、村(居)包点位方式,全力开展排查、包保、责任落实、督导检查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联防联控,全面压实领导责任、压实具体责任、压实监护责任,按照市委26项、区委35项工作清单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
扎实开展全面排查
镇防溺水专班对辖区内河、湖、库、塘、池等涉水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权属主体、水域深浅和警示标志设置、救援设施设备等情况,全面评估风险等级,做好清单式、分类化管理和督导。对辖区内未成年人进行全面了解,精准识别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有“游泳”行为的学生等防溺水工作重点人群,做好引导管控工作。
深入推进全段教育
辖区内各学校加强学生离校前的防溺水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加强暑假期间家长教育,督促家长和监护人落实学生离校期间监护责任。加强暑假期间社会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宣传栏、电子屏、乡村大喇叭等多种载体,高频次播放防溺水公益广告、安全提示、自救互救知识,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防溺水工作。
精准实施全程监管
镇防溺水专班建立从学校到家庭再到河流水域的无缝衔接监管链条,确保责任贯通。加强重点风险河段巡护,组织村干部、驻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志愿者等对农村学校周边、村庄周边、学生上下学沿途的中高风险水域进行巡查看护。加强重点涉水时段警示,在晴天、午后至傍晚、放学后等学生野外游泳行为多发时段,强化告诫提醒、信息发送、喇叭宣传等安全提示工作。发挥基层力量作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衔接配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重点群体实施专项安全提醒和关爱帮扶,弥补监护短板。
百花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元进提醒大家:“广大游客朋友,来百花湖游玩,景虽美但需注意人身安全,千万不要以身涉险。要教育好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做好防溺水的相关工作。”
百花湖镇的三堡村有八个村民组,其中六个都在湖边,而且还有两个村民组是在岛上,三堡村的八个村民组基本上都是沿湖村。所以对于三堡村来说,暑期防溺水工作就显得格外严峻。
百花湖镇三堡村副支书陈和林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村,有露营的、有农家乐的、还有一些避暑经营户。所以,我们在四月份以后与每一户经营户都签订安全责任书。七月初,我们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攻坚战。每天至少巡查一到两次,每个卡点包保到人,包保到底。我们每一个点上有坐点的人员、有巡查人员、有志愿者,每天巡查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我们每一个卡点上的人员都是经过专业救生培训的,保证遇到情况可以进行及时救援……”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百花湖周边还安装有电子监控围栏,能够实现对百花湖水域的实时监控。如果有游客靠近临水的区域,监控系统就会及时报警。后台的工作人员接到警示后,就会第一时间联系卡点人员进行劝阻,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处置。
记者了解到,《百花湖镇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攻坚方案》中,特别加强了切实落实防范的一系列措施:
实行三级包保制度
区包镇、镇包村(居)、村(居)包点位方式;明确包保范围、包保内容,按照3个方面工作重点、10个责任事项、34个细化内容开展相关工作。
镇领导:按照“谁包保,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三包”(即包掌握情况、包督导督查、包协调解决)责任。
镇级
1、隐患排查:水域(河流、水库、山塘、水池等),重点人群(四类学生、五类儿童、弱监管或无人监管儿童、有“野泳”行为学生等)、重点单位(临水企事业单位、临水景区、临水网红打卡点、临水民宿、游泳馆、工地积水坑、废弃码头等),存在风险的要纳入监管清单。其中,弱监管或无人监管儿童、有“野泳”行为学生要纳入监管清单;村寨、社区周边有溺水风险隐患的危险水域,群众喜欢去游泳、玩水的水域;
2、硬件落实:完善风险隐患卡点设置、负责配齐危险水域警示防护设施(五个一)和监控设施;
3、督导培训,对村级、点位、网格员工作每周不少于两次现场督导及不定期培训;
4、信息报送,突发情况及处置情况上报。
村(居)
1、隐患排查,研判并划定危险水域并细化村支两委防溺水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和标准;
2、包保走访,全面开展未成年家庭家访,村干部每人负责2户以上的重点人员,原则上每个学期开展1次家访,周末、节假日等时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重点人的动态、开展防溺水等提醒;
3、开展危险水域的巡查防护,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临水村寨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时必须开展防溺水巡查防护等工作;
4、做好一二三级点位、网格员履职情况检查;
5、协助镇人民政府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相关工作。
记者在百花湖畔走访时看到,尽管烈日炎炎,仍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烧烤、露营,享受亲水时光。趁着休息间隙,记者上前与市民们聊起了暑期安全话题。
当记者问及“暑期到了,平时有没有给孩子做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时,正在湖边陪孩子玩耍的市民黄女士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安全教育肯定要做足!”她指着不远处正在浅水区嬉戏的孩子说:“我们反复强调,去水边玩必须有大人在场陪着,绝对不能离开大人视线。那些深不见底的水域,更是坚决不能靠近。孩子们只能在看得清、水流缓的小溪边或者指定的安全区域活动。”
黄女士的这番话,道出了现场许多家长共同的心声。防溺水意识,不仅需要家长时刻绷紧弦,更需要孩子们自身牢记安全准则。记者在湖边的露营基地恰好遇到了一对正在父母陪伴下玩耍的小姐弟——三年级姐姐张鸣露和一年级弟弟张皓宸。面对记者的提问:“小朋友,爸爸妈妈有没有教过你们在水边要注意什么呀?”姐弟俩异口同声,清脆地回答:“有!”
扎着马尾辫的张鸣露显得很认真,她掰着手指数给记者听:“爸爸妈妈说过好多次啦!第一,不能自己偷偷跑到水边玩,一定要有大人带着才行。”她指了指旁边的爸爸,说:“就像今天,是爸爸带我们来的。”弟弟张皓宸迫不及待地抢着说:“对对!还有,不能去水深的地方!妈妈说那种水黑乎乎的、看不到底,特别危险,掉下去会呛水!”姐姐补充道:“嗯,只能在浅水的地方,像那边水刚没过脚腕的地方,或者像黄阿姨说的安全的小溪边玩水。而且,爸爸妈妈看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跑太远,要让他们看得见我们才行。”记者追问:“如果看到有小朋友想去水深的地方怎么办?”张鸣露立刻说:“我会大声告诉他‘危险!快回来!’然后赶紧告诉旁边的大人!”弟弟张皓宸也用力点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
两个孩子虽小,但关于防溺水的关键要点——“大人陪同、不去深水、保持视线内、同伴危险要呼救”——已然清晰,安全知识脱口而出。这背后,是无数像黄香一样的家长日复一日的叮嘱和教育。
暑期防溺水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是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关键防线。当炎炎夏日撞上悠悠假日,玩水撒欢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水”中潜藏的危险,玩得安全,才能更尽兴!
暑期安全无小事,请务必看护好孩子。切勿让孩子独自或结伴到野外水域游泳、戏水;带孩子去正规场所玩水时,视线也千万别离开;平时多教孩子一些避险和求救常识。
请记住,多一分警惕,孩子就多一分安全!让我们携手,看好水、守好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记者:穆南、邱沁
编辑:胡建琨
实习记者:杨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