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来贵州古村落寻找乡愁

2025-04-23 09:03

来贵州旅游,就扫一码游贵州

在华夏大地的西南一隅,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贵州。这里,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梦幻之境。

视频来源:贵州新闻联播

贵州,凭借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文化千岛”。彝族火把节、安顺地戏、布依蜡染……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样的古朴浓郁!

贵阳

【偏坡布依族乡偏坡村】

图源:走进偏坡

偏坡村距离贵阳市中心仅30公里,是贵阳市面积最小的乡镇。

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这里有众多文物古迹,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其中便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名曰“濮越香街”,其名寓意着这条街道如同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香径。据说,三百多年前,此地隆昌山上曾有神族居住,留下诸多传说,而今,这些传说与故事已化作街道两旁的风土人情,吸引着八方来客,共同探寻布依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此外,偏坡村的过街楼以其独特的建筑美学,横跨街巷,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帕纳桥,流传着姐妹换婴的传奇,镌刻着岁月的温情;古树群与古井,则是大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见证偏坡村世代更迭的坚韧与希望。这些古迹,无一不彰显着偏坡村悠久的历史脉络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除此之外,在这里还可以体验民族服饰变装、布依蜡染、扎染、植彩染米、绘画、姊妹萧制作等,绝对不会让你感到无聊。

体验姊妹萧制作 图源:走进偏坡

六盘水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

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海坪村,彝寨依山而建,按照六个组团进行排布,每个组团代表一个分支,即“武、乍、糯、恒、布、默”六个支系。这里民风古朴,让人感觉宁静安详。

来源: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国有林场

这里的房屋多为极具地方特色和彝族建筑风格的土掌房,茅草屋顶、外土红墙是它最大的建筑特点。

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

这里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火把节。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来源: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国有林场

作为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火把节期间,村寨一片通明,当地居民载歌载舞,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等娱乐活动。在这里,将让你感受到彝族的浓浓人文魅力和民俗风情。

来源: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国有林场

遵义

【龙潭古寨】

龙潭古寨位于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是仡佬族文化发源地,传承着古老的仡佬文化。由前寨、中寨、后寨三个自然村寨组成,建寨已有700多年。

来源:多彩黔行

这里安静古朴,寨子里的建筑大多建于清代,吊脚楼、雕花木窗、寨墙等景观保存完好,依稀还能窥见此处昔日的繁华。漫步在纵横交错的石巷里,走走拍拍,仿佛穿行在一幅沉淀千年的古画中。

来源:醉美遵义行

来到申祐故居前,在“前寨出高官”的说法中,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的申祐就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典型代表。申祐虎口救父、为师鸣冤、替君殉难的孝义忠故事,被龙潭村村民尊为先贤。为了缅怀申祐,当地村民自发组织修建了申祐祠,这座祠堂也成为了龙潭村的重要人文景点之一。

来源:今日务川

铜仁

【江口云舍村】

江口云舍村距离铜仁梵净山山门仅13公里,是一个集山、水、洞、民俗文化于一身的古朴村寨。自古以来,杨再西便以收复铜仁大小两江及黔东南等地的丰功伟绩而留名青史,他在江口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土司制度,因此,云舍村被赋予了“中国土家第一村”的美誉。

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入目是梵净山,低头是神龙潭水。

来源:云舍景区

在这里,可以体验非遗项目古法造纸,看土家歌舞表演、土家族婚俗展。

云舍村内古法造纸建筑

乡愁馆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毕节

【奢香古镇】

毕节市大方县是古彝圣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曾统领贵州、声名远播的明代彝族女土司、杰出的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故里,她开辟龙场九驿、兴办汉学、力劝农商,深受人们爱戴。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漫步奢香古镇,放眼皆是美景。这里的整体建筑以汉式明、清建筑为主,融入水西传统的民居素材和现代建筑文化元素,古镇建筑独具一格。

奢香古镇夜景。何志刚 摄 来源:大方县人民政府网

这里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城中花海梯田——古彝梯田,俯瞰如大地上的一枚美丽指纹。

来源:大方发布

除此之外,浓浓的驿站文化、特色民俗快闪、非遗展示、原创音乐等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奢香夫人动态游 来源:大方发布

安顺

【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位于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这里密布着40余个保存完好的明代屯堡村寨。

来源:安顺文化旅游

屯堡文化独具特色,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筑上还保留着六百年前的传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说着带有卷舌音、发音快的安顺屯堡方言,保留着明代官话的韵味。妇女们身着宝蓝色长衣大袖,配以精致花边和尖头绣花鞋,典雅高贵,这里也成为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

来源:安顺文化旅游

屯堡建筑更是石头艺术的极致体现,从城墙碉堡到日常用具,无不彰显着屯堡人对石头的深刻理解与运用,这些坚固的石头建筑对构筑屯堡人的军事村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来源:平坝区委宣传部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顺地戏,俗称“跳神”,这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

张争鸣 摄

地戏与明初“调北征南”有关,屯堡先辈自江淮入黔,卫所屯田,戍边西南,“变沙场为剧场”,建构了“明风淮韵”的屯堡文化。其古朴,粗狂的表演风格和人文精神,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

来源:贵州文化和旅游厅

安顺地戏表现的内容大多都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其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图源:安顺市委宣传部

除此之外,还可以欣赏石头村寨的建筑之美,去天台山打卡悬崖之颠的石头建筑伍龙寺也是不错的选择,超级出片哦!

图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黔东南

【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位于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村寨建在山上,从高处望去鳞次栉比、错落有方。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岜沙苗寨的人们身穿自织自染的衣服,肩挎火枪、腰别砍刀、头留发髻,至今仍保持着两千多年前古老独特的生活习俗。

来源:神秘从江

合法持枪 来源: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游玩岜沙,最主要的是看民俗表演。村民们吹响芦笙,跳起芦笙舞,表演古朴的镰刀剃头,让人大开眼界。

镰刀剃头 来源: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黔南州

【瑶山古寨】

古寨位于荔波县瑶山瑶族乡境内,是中国最后持枪部落之一,是白裤瑶的主要聚居地。白裤瑶也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有“东方印第安人”之称。

来源:荔波宣传

这里没有人声鼎沸、城市喧闹,只有“采菊东篱下”的恬静。随处可见的身穿瑶族特色民族服装的村民,独具特色的瑶浴,十分治愈身心。

来源:荔波宣传

还可以穿上民族服饰,拍出氛围感大片;在传统非遗技艺工坊里探秘非遗造物的魅力……

来源:黔南文旅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文化魅力的地方,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也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深厚与多彩。

快来贵州吧,让我们一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