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贵州新风采丨从乡村振兴到氢能蓝海,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1月24日,“ ⾼质量发展中国⾏ 展现贵州新⻛采 ”专题活动在贵阳市启动,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来自省内外⽹络⽂明伙伴、正能量⽹络名⼈们,将前往六盘水市、毕节市、黔西南州等地,深入了解贵州⾼质量发展成果。
巍巍乌蒙,山河焕彩。从毕节市黔西化屋村的苗绣传承,到六枝特区的氢能机车轰鸣,再到水城县的刺梨果香飘远。一天之内,三个点位,三种风景,共同勾勒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这是一条从乡村振兴到能源革命,再到特色农业的融合发展之路,也是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实景画卷。

化屋村:乌蒙深处的振兴之路
清晨的化屋村,乌江碧波荡漾,苗家小楼依山而立。这里,曾是“出行需攀爬‘手扒岩’”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化屋村已成为年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的旅游胜地。苗绣工坊里,绣娘指尖翻飞,将传统纹样转化为时尚产品;农家乐舞台上,歌舞表演吸引游客驻足;黄粑、黄姜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近期央视热播的《乌蒙深处》中,衮月亮守护苗绣、麻青蒿打造民宿的故事,正是源于这里。化屋村,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的“愿景图”变成了“实景图”。

美锦华宇:能源转型的“贵州样本”
午后,我们驱车驶向六枝特区。在这里,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氢能项目,正以“煤—焦—氢”全产业链模式,书写着能源转型的“贵州样本”。作为氢能产业链的头部企业,美锦华宇拥有世界先进的顶装焦炉技术,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42.21亿元,一期焦炉已投产,二期3、4号焦炉建设正如火如荼。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带动就业1500人。更令人振奋的是其氢能示范应用成果:年产4000万标方高纯氢的制氢工厂、日加注量4000公斤的华昱加氢站、2台氢能机车头、4辆氢能公交、100辆氢能重卡……一条“制—储—运—加—用”的氢能闭环正在形成。数据显示,氢能重卡百公里燃料成本比燃油车低393元,7年全生命周期可节省近48万元,叠加碳交易收益,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随着六盘水市“十五五”期间货运重卡需求增至4万辆,氢能重卡的推广前景广阔,正成为贵州“富矿精开”战略下的“绿色引擎”。

初好农业:一颗刺梨的“科技蜕变”
傍晚时分,我们走进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这里,一颗小小的刺梨,经过科技赋能,蜕变为五大系列、26款产品,走向全国市场。作为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好农业拥有国内先进的20吨/小时原果压榨生产线,年压榨刺梨鲜果12万吨,年产饮料8406万升。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出刺梨原浆、气泡水、口服液、功能性饮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起“康养+饮品+休闲食品”的全渠道产品体系。从种植到深加工,从果渣饲料厂到配套冷库,初好农业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更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科技农业”的典型代表。

三地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一天行程,三地穿梭,我们看到的是贵州在不同赛道上的同步奔跑。化屋村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美锦华宇以氢能引领绿色转型,初好农业以科技激活特色产业。它们虽处不同领域,却共同诠释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因地制宜、科技驱动、绿色低碳、惠民富民。从苗寨到工厂,从氢能重卡到刺梨原浆,贵州正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而这,也正是新时代贵州最动人的“三重变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