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安龙县:农业现代化不断提质增效

安龙县融媒体中心 | 2025-01-18 09:41

2024年,安龙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67.8亿元,增速5.1%。新增家庭农场15家、农民合作社4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一家。累计认领有机产品8个,绿色食品8个,获“安龙+”地理标志5个。“贵州菜心”主产区实现扩面增效。

2024年,黔西南州安龙县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推动“116”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不断提质增效。 

眼下,正值菜心收获季。在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的安龙蔬菜基地里,一颗颗菜心健硕肥壮,工人们正严格按照标准,指掐刀削,采收成熟的菜心。

安龙县德卧镇坡告村村民王国丹告诉记者,她在基地务工主要负责栽苗、收菜,一年四季都有活做,一个月收入在4000元,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安龙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菜心茎杆粗壮、颜色深绿色、油润光亮,在全国菜心中具有鲜明特色。2024年,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供基地优势,安龙县引进宁夏2家龙头企业,持续扩大“贵州菜心”核心基地面积,新增种植面积1500亩,蔬菜采收面积20.13万亩次,产量40.85万吨。

“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从源头把控种子、农资物料,采用绿色防控防治病虫害,同时精准管控灌溉与施肥环节,以此确保种植安全。”贵州蔬菜集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森林介绍。

这一年,安龙特色产业持续壮大。食用菌全产业链(一期)主体基本完工,盘活食用菌大棚2925个,完成食用菌种植面积3.23万亩,产量1.68万吨。提质改造石斛、金银花等中药材基地,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15.2万亩,产量6.8万吨。果园提质增效0.8万亩,总面积达12.93万亩,产量11.37万吨。实施衔接资金补助茶叶种植项目,新增茶园种植1.47万亩,总面积7.1万亩,产量946.35吨。烤烟种植面积5.3万亩,收购烟叶12.5万担,产值2.26亿元。积极推进“六方合作”养牛模式和生猪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实施畜禽贷款奖补、牧草种植补助项目、生猪出栏35.65万头,牛出栏3.07万头,羊出栏2.08万只,家禽出栏209.11万羽,渔业产量2500吨。

说起2024年万峰湖镇农业产业的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刘万金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2024年,万峰湖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施“基地+农户、大户带小户”等模式,全力发展沃柑、枇杷等特色产业种植。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达1.2万余吨,产值达1.2亿元。同时,因地制宜推动甘蔗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500亩以上,亩产红糖400到600斤,产值达200万元以上。

“我们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农户们都比较喜欢,把秧盘放入插秧机种植,省时又省力。”栖凤街道响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金宁说。2024年,栖凤街道响乐村积极建设500亩水稻超高产栽培示范点,其中核心区100亩。在移栽过程中,按照“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采用农机进行移栽,省工省力,还能有效提升水稻产量。

这一年,安龙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面积产量稳中有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46万亩,总产量16.92万吨,增长25.7%,顺利完成粮油储存任务。示范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面积1.5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7.33%,荣获“全省最佳农机示范县”。大力提升耕地宜机化水平,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

黔西南州烟草公司安龙分公司兴隆烟叶站生产技术员肖良云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的水利设施,增加了水源的灌溉效率,同时,也为农业用水减轻了压力。通过小田变大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为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此外,在整治过程中通过土壤改良,提升了土壤的肥力。

安龙县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安龙大力发展仿野生石斛种植,深入挖掘产业潜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的链条完整性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安龙石斛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这一年,安龙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带动机制,新增家庭农场15家、合作社4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家。加大“安龙+”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累计认证有机产品8个,绿色食品8个,获“安龙+”地理标志5个。

2025年,安龙县将丰富拓展“116+”主导产业体系,紧盯品种、品质、品牌,引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努力塑造以“农业现代化先行示范区”为龙头的农业品牌,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左右。

“我们将围绕‘管好一朵花、栽好一片菜、种好一坝粮、栽好一篮果、烤好一杆烟’,把德卧镇的金银花销售好,力争2025年韭菜种植6000亩,菜心种植5000亩,擦亮贵州菜心品牌,带动群众进一步增收致富。”德卧镇党委书记黄廷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