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绣:一针一线,指尖生花

2025-11-19 14:44

电视剧《乌蒙深处》 正在热播,该剧讲述毛晓彤饰演的贵州苗绣传承人衮月亮,将世代相传的指尖技艺转化为助力家乡发展的指尖经济。

贵州苗族支系繁多,各支系因生活环境、审美偏好不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刺绣风格。苗绣以绚烂的色彩、灵动的图案、精湛的针法,将贵州喀斯特的奇秀、民族节庆的欢腾、日常生活的温情一一定格。

平绣

平绣刺绣作品。

平绣是苗绣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法,绣法简单灵巧,成品光洁平滑,故称平绣。苗族在平绣中融入了很多独特的技巧,大块的画面图案,为了避免平针远用带来的长距造成绣线松散,刺绣时在画面中增加多个断接面,这样能使绣线贴实绣布,绣出花朵色彩的淡浓、动物的脊骨、鱼龙的鳞片、牛的毛色等更具有层次感与观赏性。 

平绣蝴蝶装饰画。

在黔东南施秉县的平绣通常是在家机布上贴上剪纸模样,然后用不同色彩的蚕丝线来回走针,将纸模花样覆盖,得到彩丝绣出的图案。

挑花绣

挑花,又称为十字绣、数纱绣,是一种通过在布料的经纬线上数纱挑绣的技艺。它不需要画底稿,全凭绣娘的记忆和想象,直接在布料上进行刺绣,形成精美的图案。

挑花秀图案。

花溪苗族挑花技艺是挑花绣的重要种类之一,也是苗绣这一大类里的一个有名的分支。挑花技艺在花溪苗族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及择偶、婚丧、宗教等仪式中得到广泛运用,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花溪挑花绣图案。

挑花绣绣品。

缠绣

缠绣是苗族与侗族、水族等几个少数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具体体现。缠绣针法又称“梗绣”,是将较硬的梗线或马尾为内芯,外用打结法缠上丝线,再用来盘绣出各种纹样,用针线固定,绣面呈浅浮雕状。

缠绣背扇绣片。

在织金县的苗族聚居地缠绣最为常见,多种颜色的线条可以通过不同的缠绕方式和颜色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常用于花朵、几何形状等装饰图案。

缠绣刺绣作品。

堆花绣

堆花秀。

在传承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苗族妇女创造了独特而精美的堆花绣艺术。堆绣又称堆花绣、叠绣,是黔东南州清水江一带服饰的主要装饰主体。

堆绣用上过浆的三角绫片组成各式图案,由于图案配色、折叠方法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呈现出如万花筒般的绚丽效果,画面丰富多彩,能使花鸟虫鱼、人物故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

堆绣绣品展示。

锁绣

锁绣是中国古老刺绣之一,是由绣线锁套而来,形成的线迹与链子相似。锁绣考验的是绣娘的指尖功力 —— 需双手同步用力,维持一致张力,确保线圈不翘不扭、针脚均匀流畅,方能让线条兼具动感与规整之美,无论是勾勒轮廓还是填充块面,都能婉转自如。

锁绣作品。

绣娘正在制作锁绣作品。

锁绣作为古老的刺绣针法,在部分苗族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在小部分地区将锁绣作为服饰主体纹样的刺绣手法,大部分地区将锁绣作为边缘配花或者用于轮廓勾边。

锡绣

锡绣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苗族独有的刺绣工艺,以金属锡丝缀于绣片、呈现银辉熠熠的浮雕效果而闻名,因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 “穿在身上的史诗”。 

锡绣刺绣作品。

绣娘正在制作锡绣。

苗族锡绣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用金属锡丝条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图案空隙中绣成彩色的花朵。银白色的锡丝绣在藏青色布料上,对比分明,闪光明亮。

资料来源:遇见凉都、多彩贵州文化云、云岩区融媒体中心、贵州工会、凯里市融媒体中心、云上丹寨、剑河发布、贵州省妇联、施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