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宠到动物盲盒,如何看城市中人与宠物的关系

动静房产 | 2024-11-28 13:32

在现代社会,宠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的另一位“共建者”。

它们可以是在家里备受宠爱的“毛孩子”,也是人类猎奇心理下被塞到盲盒里的无辜生命,还是被抛弃又惹人恼的“流浪大军”。在和人类的互动中,人类驯化了宠物,却还没有“驯化”自己具备养宠的责任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人和动物产生的依赖推动宠物经济

近年来,宠物在线上和线下似乎实现了地位跃迁。在线上,萌宠内容是各大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的热门常客。

两个抖音宠物博主,左边博主有1575万粉丝,右边博主有1340万粉丝

在线下,从饲养、就诊,到为其美容、过生日,再到近来宠物墓、宠物网站的兴起,以宠物为中心的一条完整产业链条已经逐渐形成,由此带动了规模可观的宠物经济。

宠物狗过生日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宠物用品”相关企业 96.5 万家,2021 上半年新注册企业 31.24 万家,同比增长 150.5%。

在不少养宠物的人看来,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宠物是一个很好的陪伴和慰藉,尤其是猫狗,它们和主人有一定互动,让彼此的联接更多,一定程度缓解人类的心理焦虑和空虚。也正因此,大多数宠物都被主人看做是家庭成员或朋友。人类对宠物的宠爱和需要通过各种消费行为编织起来:给它买好吃的、穿好的、为它治病、为它办生日聚会......现代人之间缺少的温度和信任在人和动物之间正在发生。

据《2020 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人均单只宠物狗的年消费达到 6082 元,人均单只宠物猫的消费金额达到 4755。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 3000 亿元,到 2023 年规模将达到 4456 亿元。

人类愿意为宠物花钱、消耗精力、释放情感,反过来,宠物经济也催生了不少上下游的新兴职业,比如宠物健康护理员、宠物寄养师、宠物美容师、宠物摄影师等,为人类求职带去新选择。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类驯化宠物,宠物经济又回馈人类的关系。但事实上,在城市中,人类也需要被宠物“驯化”才能拥有更良性的关系。

猫咖乱象+宠物盲盒,揭露了人与宠物的另一面

近年来,源于日本的猫咖和狗咖在国内很多城市相继开花。在店里,喝不喝咖啡不重要,能和猫狗一起玩耍、拍照才更符合消费者的意图。

一群萌猫在屋里各自安详地躺着、睡着,旁边是买了小零食投喂的消费者,他们举着手机拍下各种可爱的猫咪照片......这种人与猫其乐融融的场景是不是特别温馨?

今年 9 月初,成都一家猫咪救助及领养平台“和猫住”在微博上发了一段猫咖救猫的视频。视频中一家猫咖因主人临时有事外出,导致猫咖半月无人看管,当执法人员和救助人员接到求助电话进去时,里面大多数猫咪都已虚弱不堪,有的甚至已经死亡,现场屎蝇横飞,沦为“猫咪地狱”。

“和猫住”团队一共救助了 30 只猫咪,其中有 13 只是未断奶的幼猫。健康存活的成猫开放了领养渠道,幼猫仅有 7 只幸运存活,尚未断奶的猫咪送去了好心人家中暂时喂养。

这段视频犹如扔到水里的石子,一下激起了链式反应,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自己遇到过很多猫咖狗咖都疏于管理,仅把猫狗作为招徕生意的幌子,里面的猫狗不是瘦瘦的,就是病恹恹的。

除了猫咖狗咖,宠物盲盒更是把人与动物关系的另一面翻了出来,人类的猎奇和对生命的漠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2年,江苏苏州一快递站被发现有活体猫狗快递,30 多个塑料快递筐中有 21 只猫狗已死亡。在微博上,宠物盲盒的话题阅读量达到 5.3 亿,讨论达到 20.5 万。众多网友呼吁相关法律和监管需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力度。

宠物盲盒寄送的宠物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已经算少数,往往这些奄奄一息的宠物也会面临不被买家喜欢的命运。卖家送不到终点的,买家收货后不要的宠物都被随手丢弃,进一步增加城市流浪猫狗。

城市流浪动物数量过多不仅对环境有污染,也对人类的生活带去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病菌的传播,对交通的安全威胁等。

国外对流浪动物的安置管理开始得相对较早,一方面在源头上减少,比如通过宠物登记、建档、办理健康卡等一系列操作,让养宠物的人真正对宠物负起责任,走失后也方便找回;另一方面,一些流浪猫狗救助协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呼吁用领养代替买卖,让真正有爱心、有能力的人领养宠物。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也已开始采取类似的措施规范养宠物的行为,比如南宁有养犬登记制度,杭州规定了遛狗的时间和要求。这些规章制度实际是在规范宠物主人的行为和养宠意识。

在宠物和人类的关系中,人类更需要“被驯化”。让人类对待宠物不只是一时兴起,也要明白宠物生命的价值,以及选择拥有宠物后的责任;再加上相关法律和监管的完善,共同推进城市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