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为诗 狂想成乐 ——大型民族管弦乐《山海狂想》观感
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作品,由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贵州省民族乐团、贵州省花灯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山海狂想》,于2024年12月31日晚8时在贵阳市北京路大剧院成功首演。为贵州人民群众迎接2025年元旦的到来,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山海狂想》是一部深刻反映贵州“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贵州多山,娄山关、万峰林、梵净山等形态万千,让人充满遐想;贵州多海,花海、茶海、歌海等色彩斑斓,让人流连忘返。山海为诗,狂想成乐,作曲家们通过七个乐章的精心构建,巧妙地将贵州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融入音乐之中,让听众在旋律的起伏中感受到贵州的独特魅力和山海之美。所以《山海狂想》不仅是一部音乐的盛宴,更是贵州多元文化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传递者,是现代音乐创新与传统民族音乐融合的典范。
一、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从总体上看,《山海狂想》构建的七个乐章就是一幅贵州山水人文画卷。首乐章《黔峰·前锋》,作曲家龙国洪以民族管弦乐合奏形式,运用贵州多民族音调为素材,通过回旋曲式,让音乐在激昂与柔和之间转换,如同贵州的山峰,既有雄奇之姿,又有坚实之态,将贵州的自然景观与民族精神完美融合,展现了贵州人民负重前行的坚韧和后发赶超的勇敢精神。
二、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的对话
第二乐章《苍山如海》,作曲家于磊以娄山关战役胜利后,毛泽东诗词“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为意境,通过打击乐与乐队的对话,不仅展现了贵州山地的壮美,表达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弘扬了长征精神。更通过苗、侗、布依和仡佬等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让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音乐的交流,更是文化的交流,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流。
三、音乐的哲学思考
第三乐章《梵净·云海》,作曲家韩宜芳通过对贵州第一名山—梵净山深厚文化底蕴的深刻把握,以黔东汉族民歌和土家族音乐为素材,将笙的清新与饱满之声,与乐队的交互应答,让人们在音乐中领悟贵州的神秘与纯净,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
四、音乐的叙事力量
第四乐章《花之海》,作曲家何谐以彝族音乐为素材,通过琵琶与唢呐的重奏,好似描绘了贵州花海——百里杜鹃繁花似锦、人在花中游、蜜蜂蝴蝶花中飞舞等各种欢畅情景。这种音乐叙事,讲述着贵州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贵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音乐的绿色交响
第五乐章《绿之海》,作曲家于磊再次担纲作曲,以竹笛和大贵琴的双协奏形式,营造出一个绿色盎然的贵州山野世界。音乐在这里成为了绿色的交响,它以黔北民歌和黔南水族音乐素材为基础,展现了贵州的自然之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贵州的宁静与和谐。
六、音乐的民族风情
第六乐章《歌之海》,作曲家杨小幸以布依族音乐素材为基础,通过山歌、情歌、踏歌三个篇章,展现了布依族儿女的生活热情和对爱情的向往。音乐在这里成为了民族风情的展现,它以布依族的音乐语言,讲述了贵州的民族故事,传递了贵州的民族情感,表达了“多彩贵州”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是让人心驰向往的地方。
七、音乐的深情厚谊
第七乐章《山海深情》,作曲家龙国洪通过将贵州中路花灯曲调与相关沿海省市民间音乐曲调融合,通过无歌词独唱、合唱等表达,展现了贵州人民与沿海各省市人民的深情厚谊。音乐在这里成为了情感的纽带,它连接着贵州与外界,传递着贵州的感恩之心,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贵州的开放与包容。
“山海为诗,狂想成乐”,的确,五位作曲家为了完成《山海狂想》这部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在创作上实现了以下重大突破:
一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作品涵盖了民族管弦乐合奏、独奏与乐队、重奏与乐队、人声与乐队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贵州的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二是多元文化融合性:《山海狂想》将贵州中路花灯曲调、广东粤曲、山东民歌、辽宁渔号、江苏民歌、浙江民歌、上海民间音乐等多种民族音乐元素融为一体,展现了贵州与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是演奏乐器的地域性:在这次演出中,18面编铜鼓是首次亮相,勒尤、木叶、芦笙、木鼓、竹鼓等贵州民族民间乐器成为全场亮点,在第五乐章中出现了贵州省民族乐团的专利乐器——大贵琴,以上乐器为整场演出增添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
四是主创团队的协作性:七个乐章由五个作曲家共同完成,他们在尊重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研创并举,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与技法,精心构思,每一乐章都如同一幅精美流动的画卷,深情描绘着贵州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生动刻画着贵州人民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五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性:创作上,作曲家在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创并举,巧妙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与技法,使得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
六是情感与意境的贴合性:在演奏过程中,乐团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力求让每位观众都能感受到作品的深沉与炽热。
总之,《山海狂想》是一部音乐的史诗,它以贵州的山水为背景,以民族的音乐为语言,以现代的创新为手段,构建了一幅动人的文化画卷。这不仅是对贵州民族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也是对民族音乐创新的一次大胆探索。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听到了贵州的声音,更感受到了贵州人民的热情与豪迈,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山海狂想》无疑将成为贵州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照亮着贵州文化的天空,也照亮着中国民族音乐的未来。它让我们相信,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更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世界听见贵州,让贵州走向世界。
作者:
刘杰,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贵州省戏剧创作中心)副研究馆员。
刘燚,贵阳市云岩区第六中学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