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是犬?还是鹿?古代也傻傻分不清
一次,孔子给出色的弟子下评语。
子贡问:夫子看我像什么?
孔子说:你呀!就是个“器”。
子贡说:那是个什么“器”呢?
孔子说:瑚琏。
孔子又说:“君子不器”。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 • 公冶长》)
按说,子贡所取得的成就,在世人的心目中是难以企及的。但是,孔子却说,“君子不器”。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器”。
《説文解字》:
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翻译成白话就是,器,器皿,字形像器之口,是看家犬看守的容具。那器为什么需要狗来看守呢?这会不会是字形变化造成的呢?
图1:“器”字周代早期、中期和春秋时期的写法
先来看三个“器”字的写法(见图1),它们分别是周代早期、中期和春秋时期的;再来看三个“犬”字的写法(见图2),它们分别是商代甲骨文和周代早期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周代,“器”字的写法和“犬”字完全不同。
图2:“犬”字商代甲骨文和周代早期的写法
《说文解字》是汉代许慎所著,由于时代的原因,许慎是见不到甲骨文和周代早期金文的,他所解的是秦统一之后的小篆。可见,“器”造字之初和“犬”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到了秦代文字统一,被误写成了“犬”字。
图3:“器”字的小篆写法
再说回“器”字,它的字形中,除了几个“口”字外,那些枝丫部件,又代表了什么呢?
1990年,在河北任丘县发掘三各庄遗址时,一件形似枯木的打磨器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经考证推断,这是6000年前的鹿角器。
早在远古时代,鹿就与人们的生存繁衍密不可分。鹿肉可为食,鹿皮可制衣,而鹿角更是代表了有力、强盛,有着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因此,我国古代瑞兽龙、麒麟等形象,都有鹿角的影子。
无独有偶,在江苏海安县青墩遗址也发现了鹿角器。经专家们打磨光滑后发现,其下部有一些奇怪的笔画,后比对研究发现,这件鹿角器是用来占卜祸福的。
由此可见,“器”字的中间部分不是“犬”,而是“鹿角器”。它周围的“口”,则代表了占卜时向上天传达的内容。这种占卜器在夏朝被叫做“瑚”,在殷朝被叫做“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瑚琏”不再用鹿角,而改用了象征华贵的玉雕,但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起着“上传下达”作用的祭祀用品。
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就表示“君子”不应是端坐在神位上接受别人的顶礼膜拜,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去为人民服务。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尊重的人,才可以称为“君子”。